[中图分类号]: G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前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不断加强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服务网络,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之下,以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之下,需要不断拓宽文化服务范围,开发项目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来抓。
1.图书馆的性质与文化服务职能
1.1图书馆的性质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汇集了大量的知识信息,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图书馆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图书馆的社会性。图书馆蕴含着人类大量的知识文化遗产,是知识传播和知识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由于这些知识信息服务对象的社会性,也使得人们共同使用这一财富的文化机构,因此,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其次,图书馆的学术性。图书馆通过文化知识汇集、整合和加工,以供社会人们检索查询和使用,这也是一种学术信息的交流,另外,图书馆信息资料的管理也是一项科学的学术研究工作,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也需要相应的知识技能;第三,图书馆的教育性。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科研机构,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特别是图书馆信息化数据库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也是终身教育的基地
1.2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
图书馆承载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能,造就了当今人类社会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通过文化知识讲座、网络服务等工作,不断拓宽图书馆文化服务范围,提升图书馆文化服务水平。图书馆通过文化资源的加工、整理、存储与管理,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信息的需求,这一工作本身已经超越了空间的障碍和思想的障碍,人文精神的文化传播主阵地,进而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图书馆发展到今天,也正是由于这一文化服务职能的存在,才使得人类文化的遗产得以不断的继承和弘扬,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特别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现代通讯技术在图书馆文化信息的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加快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了文化服务能力。
2.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成就与不足
2.1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成就
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图书馆文化建设事业也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首先,我国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大力支持,我国图书馆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了省、市、县、高校图书馆共同发展的服务网络;其次,我国图书馆作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属于政府性质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经过近年来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了免费开放,有力促进了我国民生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形成;第三,随着各级各类图书馆网络的形成,我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文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特别是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形成,大大提升了我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2.2图书馆文化服务的不足
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免费开放,造成了很多图书馆呈现出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一些图书馆不得不做出上机时间的严格限制,无法真正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我国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乡图书馆文化服务建设结构布局的不合理。基层图书馆结构薄弱,很多图书馆资源短缺,没有充足的购书经费,甚至出现了以持续的维持运营状态;其次,服务对象不合理。我国图书馆的建设现状来看,主要是针对成人提供文化服务,而对于儿童图书馆建设相对比较滞后;第三,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由于目前图书馆受到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形式的冲击,拓宽了人们获取文化知识信息的渠道,加上,图书馆缺乏特有的文化服务特色,从而造成了公众对图书馆的热情不高;第四,目前我国图书馆还存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单一,服务绩效评估的效能不足等问题。
3.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图书馆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3.1丰富文化资源建设,开发特色馆藏
在社会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必须要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读者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图书馆建设必须立足于自身资源的不断丰富,来满足更多社会群体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并通过文献信息的深度开发,资源整合,加强图书馆特色文化和特色数据库建设。因此,各地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从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构建地域性的特色文化馆藏。
3.2进一步完善我国图书馆网络建设
我国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不能像其他社会企业一样崇尚竞争,而是要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级、各地图书资源的信息优势。因为,图书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
3.3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的图书馆硬件环境,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说,要牢固树立公共性和公益性的服务原则,强化公众服务理念,不断加强服务培训及规章制度的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意识,切实提高图书馆文化服务质量。